• TipTalks

    潘怡蓉博士

    回歸主愛中

    介紹幾個靈修傳統——聖本篤傳統、偽狄奧尼修傳統和小德蘭與德蕾莎修女等——實際帶領弟兄姊妹進行操練。
  • TipTalks

    何玉峯長老

    釋經與工作

    跟隨耶穌就是要「撇下」──調整自己生命的順序
  • TipTalks

    Dr. Richard Higginson

    以「管家」職分看財物、創業和普世宣教

    從「投資」的觀念理解神賦與基督徒之管家的職分
  • TipTalks

    曾金發牧師

    跨越靈命倦怠

    為何認識「靈命倦怠」對於職場領袖和建造門徒如此重要
  • TipTalks

    Dr. Paul Stevens

    在職場中經歷屬天的福樂

    職場神學應和其他神學一樣重要,都是為了讓我們在今生認識神、辨認出神在地上的作為
  • TipTalks

    Rev. R Paul Stevens

    暢談職場神學概論

    職場神學整合我們身、心、靈對信仰的實踐,並透過屬神的眼光看待我們的工作,解答與工作有關的各種重要議題

圓桌會議 MDW6.0

談論「回歸主愛中」

潘怡蓉博士

過去五年世界的大環境有許多變動,職場的弟兄姊妹心力交瘁,格外需要尋找方法在變動時代之中安頓心靈、明白上帝心意。因此本次將介紹幾個靈修傳統——聖本篤傳統、偽狄奧尼修傳統和小德蘭與德蕾莎修女等——實際帶領弟兄姊妹進行操練。 在當下的處境中,回歸內心進行神學與靈性的覺察分辨,因此能對準神的心意並採取行動。例如我們可以透過「禮儀年」根據聖經節期與大自然的規律進行靈修,透過節期,思想耶穌基督的生、死、復活、再來。這樣的屬靈操練,使我們能帶著基督再來的盼望,面對每天的勞苦愁煩;使我們眼光能被更新,穿越世界的表象看見靈裡真實的國度。 即使很多事情在掌控之外,但我們能看見很多出於愛心的小事可以做;也需要大大呼求聖靈,求聖靈在我們缺乏資源的地方賜下我們所需。

 

回歸屬靈操練

涂金生牧師

涂牧師長期陪伴牧養職場中忙碌的基督徒,透過活用聖經APP,幫助弟兄姊妹能在職場生活中聽見神的心意。也成立禱告小組激勵職場人士連結於神,例如台灣近幾年開始推行的RPG復興禱告小組,可以在教會內、跨教會彼此守望,讓職場的弟兄姊妹知道自己並非孤軍奮戰。 對於牧者來說,看待職場的觀點也需要改變,看待基督徒不應只是週日去教會、服事的時候作基督徒,而是每一天的職場生活,就是弟兄姊妹經歷與服事神的時刻,因此可以多透過一對一的coaching(教練式引導),陪伴弟兄姊妹面對每天的生活。屬靈生命成熟的弟兄姊妹,自然會願意委身教會中的服事。而越願意在職場服事神的弟兄姊妹,其屬靈生命自然更會趨於成熟,並且有更大的機會讓福音傳給在職場的非基督徒。

圓桌會議 MDW5.0

釋經與工作

何玉峯長老

何玉峯長老分享,耶穌不斷強調「撇下」,乃是要我們重新調整所擁有的資源的順序。「做完全人」才是耶穌所指出的生命方向。在我們的生命中,會不斷的經歷得產業、再給有需要的人,不斷如此操練就是一個跟隨耶穌、邁向完全的生命。我們就不會著眼於該做甚麼可以賺多一點,而在於怎樣可以更成熟完全、能不能吸引人靠近耶穌?本段聖經書寫的三個段落,也讓我們看到婚姻、親子與職場與財富都有關係。許多在職場上成功的人,捨下生命中其中其他的部份為了要得到財富,反而導致生命的破碎。因此經文提到耶穌「治好」了,何長老推測──耶穌治好了那些在婚姻與親子關係中破碎的人,那些許多有財富但生命貧乏的人。最後何長老總結回應,其實最重要的是「人」,我們最需要的是效法主的榜樣,而不是課程或言語;需要許多有耶穌生命的人,讓人看到真實的見證。這是神學院、教會、職場神學最終匯合的地方──「某一個人/某一些人/某一群人」身上!

 

返璞歸眞:回歸聖經

陳保羅醫生

陳保羅醫生分享聖經中多次提到「工作」或「職場」,照理來說,應當有許多有關信仰與職場之間關連性的討論。然而事實上,即使在西方世界,從1980年到2000年之間,只有79本跟工作有關的基督教書籍。從2000年直到如今,有關信仰與工作的討論終於開始呈現爆炸性的成長。然而這個主題都仍被歸類在「parachurch(跨教會機構)」的範疇當中,無法進入教會牧養的主流論述。面對這樣的缺乏,教會真的需要更看重如何牧養職場中的弟兄姊妹,並且如同本次何長老的分享,需要回到本於聖經的視野,而非僅是援引世俗的學問。基督徒不須使用高言大智,回歸聖經就能說明深刻的道理

 

笑傲江湖的職場人生

董家驊牧師

董家驊牧師提到,「現代世界」的價值觀,使人原有的身分認同瓦解的時候,會越來越依賴「擁有的事物」去定義自己的價值。而這也是教會與基督徒在各種困境中掙扎的主要原因。這個「擁有」模式不只影響到我們的工作觀,進而也會影響到我們的牧養。因此董牧師認為,何長老信息中不斷強調的「捨下」,不只是要捨棄我們的財物,更是要主動地捨棄世界的價值觀。面對這個世界的「江湖」,基督徒傾向有幾種回應模式。第一種是「退出江湖」,可能是更多花時間在教會服事。第二種模式是「一統江湖」,以基督信仰征服世界的各個領域。但或許有第三種應對模式,也就是「笑傲江湖」,如同聖經說「進入這個世界卻不屬這個世界」,我們在信仰裡,能身在世界但不被影響!那實際上來說,怎麼在教會中推動對職場神學與牧養的看重?或許教會的牧者需要不再依賴教會外部的機構去動員弟兄姊妹參與宣教,而是回到教會的核心身分,自己動員門徒在他們所在的地方參與宣教,而這當然包含推動在職場的門徒運動。

 

職場神學之討論

白崇亮博士、郭鴻標教授、楊其耀弟兄、董家驊牧師與吳子平牧師

白崇亮博士分享到,職場神學這幾年漸漸獲得更多的關注,從職場倫理開始,也開始有職場的靈修神學的探討。事實上,相較於在教會中的生活,在職場上操練靈性是更加困難的.而靈修神學則能幫助職場的弟兄姊妹將知識轉化為個人獨特的生命體驗,並且幫助他們面對職場中世界的文化。在舊約聖經中也有非常多在職場中操練靈性的榜樣,諸如雅各、約瑟、但以理、尼希米等等,這對於職場中的弟兄姐妹非常有幫助。
郭鴻標牧師分享到,我們日常生活讀經時,如果我們從舊約中研讀,能學習到許多面對日常工作的智慧,因此我們當保持研經的熱情,在讀經時當不只讀新約,也要研讀舊約。除此之外,我們也應當與弟兄姊妹彼此幫助將信仰的觀點與職場生活整合在一起。另外,郭牧師也鼓勵弟兄姊妹閱讀歷史神學,如馬丁路德、奧古斯丁、加爾文,他們的神學論述中都會將這些領域整合在一起,讓我們能突破今日神學高度分工的侷限性,提供一個整全的眼光。同時郭牧師也坦承,今日華人世界仍較少神學研究者探討職場神學,因而我們期待未來神學院更多與何長老這樣職場中有經驗與聖經見解的弟兄姊妹合作,豐富華人職場神學的視野。
董家驊牧師指出,神學院與牧會現場一直有這樣的張力:神學院端想要更扎實地做神學研究,但教會端期待更務實的牧養方法。然而這樣的張力,可以成為一種「創造性的張力」──藉由外在環境的變遷與壓力,促使神學與教會的復興。社會中的議題永遠層出不窮,但或許更重要的在於如何找到一個本質性的信仰實踐,找到基督徒生命的根本原則並以此應對各樣變動的環境?因而我們對神學院的期待,或許就不是開更多的課程,而是幫助神學生發展出這種整合性的視野。
吳子平牧師回應,今天神學院的教導所歸依的方向可能主要為教會的牧養現場;然而,我們不應只停止在教會現場,我們更要將弟兄姊妹在職場的生命放進神學院的教育思維。吳牧師也提到「靈命一致性」的議題,由於教會環境的單純,在教會實踐信仰似乎阻力較小而較為容易;但我們內在生命的不一致,容易在複雜與高壓的職場中顯露出來。因而神學院的教導應當將這樣的複雜處境考慮進去,幫助弟兄姊妹活出一致的生命。

圓桌會議 MDW4.0

以「管家」職分看財物、創業和普世宣教

Dr. Richard Higginson

Richard Higginson博士分享從「投資」的觀念理解神賦與基督徒之管家的職分。相信:神是一位投資者。神在起初以祂自己的資源投資(創造)在這個世界中。而在所創造的一切中,唯有人是以上帝的形象創造。這意味著人具有「創造、維護與修復」的能力,並反映在人類所從事的各種職業中。這個管理萬物的權柄是從神而來,人類伏在神的權柄之下並要向他交帳。然而神在給予人類管理職權的時候,也是在冒人類可能會偏行己路、不負責任、管理不當的風險。例如許多地球能源的開採,一方面普遍提升人類生活的水平與便利性,但另一方面破壞了環境、並且也有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聖經提醒我們每個個人都需要以智慧與憐憫的原則來管理我們的時間、金錢與才幹。而企業界人士以及投資人士面對生態危機也有當負起回應的責任。即便我們不一定都是影響甚鉅的企業人士,但我們都一定是投資者或是消費者,每一個消費與儲蓄決定都將帶來影響。

 

忠於管家職分以回應門徒呼召

陳國雄博士

陳國雄博士以「資料治理模式」和「投資綠能、微型產業」為例回應「管理」的觀念。現今許多民營或公家的公司企業都需要蒐集與經營人們數位化的資訊,其中有責任感的機構會引入「資料治理模式(Data Governance Model)」的觀念。透過這種新型態的管理模式,讓我們更能有智慧的保障人們的權益。另外就投資的選擇上,陳國雄博士鼓勵我們投資在綠能產業,也並且關注實施ESG指標(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公司治理)的企業。當今在平台型企業上所興起的微型企業也值得我們關注。微型企業本身通常更加更加注重環保觀念,也有助於降低失業率。

 

關顧受造界回應神榮耀

韓偉炫牧師

神吩咐人要照顧祂所造的世界,而現今深受破壞的生態環境是人類作為管家的緊迫挑戰。但韓偉炫牧師觀察到,華人教會時常沒有看見環境關顧的重要。這是因為我們的神學論述時常把屬靈跟屬世二分,而無法看到受造世界的價值。因此我們需要透過整全宣教(整全服事)去突破這種世界觀。整全宣教相信神創造宇宙是為了祂自己,以至於當我們關顧這反映了神榮耀的受造世界時,這個行動就是宣教的一部份。信仰領袖當身體力行傳遞環境關顧的信息。

圓桌會議 MDW3.0

跨越靈命倦怠 Overcoming Soul Fatigue

曾金發牧師

曾金發牧師說明何謂「靈命倦怠」?為何認識「靈命倦怠」對於職場領袖和建造門徒如此重要?基督徒的服事是內在生命的自然流露,內在生命的品質也決定事工的品質。因此留意內在生命,是活出門徒身份至關重要的議題。所以若缺少對「靈命倦怠」的認識,並且不知如何克服,便必然會阻礙我們實踐神對我們的召命。基督徒的成功是「成為忠心的管家」,我們都應當學習跨越「靈命倦怠」,持續忠於所託。

 

零職場經驗的牧養處方

董家驊牧師 X 曾金發牧師

董家驊牧師詢問,對於沒有職場經驗的教牧領袖,該如何牧養或裝備在職場工作的弟兄姊妹?曾牧師認為,沒有任何職場經驗的牧者,可以留意兩個原則。第一,留意主所賜給你的領導敏銳度。第二,將成熟的職場領袖的聲音帶進牧養現場,使牧者與職場領袖互相協作一起牧養職場的弟兄姊妹。

 

回歸職場事工根基

白崇亮博士 X 曾金發牧師

白崇亮博士觀察到華人教會在發展職場事工上遇到很多困難。到底職場事工是否有機會被納為教會內部的事工呢?曾牧師認為必須回到信仰的基礎和核心價值。四件事定義了基督徒的核心價值:成為門徒、塑造門徒、增長門徒、動員門徒。我們若能透過上帝給我們的這核心呼召來定義一切,一切事情都能有次序的回歸到教會最核心的使命。並且我們要記得沒有完美的教會,每間教會都有自己的掙扎所在,但也有他們擅長之處。

 

門訓中的牧職關係

拿督黃傳發 X 曾金發牧師

拿督黃傳發邀請曾牧師分享在與企業領袖的一對一指導中,有哪些具體的事情可做,以幫助牧養和動員門徒?曾牧師提出三件事。第一,聊聖經,把所做的一切回歸上帝的話。第二、聊家庭。透過了解家庭來觸及他們生命中重要的區塊。第三,聊職場的挑戰,並從他們身上學習。曾牧師陪伴職場領袖時,期待讓他們獲得領導的黃金三角:清晰(Clarity)、勇氣(Courage)和憐憫(Compassion)。如果不清楚呼召,就無法適應變化多端的職場。而勇氣代表「勇於起來成為上帝要我們成為的樣子」。憐憫是上帝授予了我們影響力與權力去服事,而非去征服。

圓桌會議 MDW2.0

在職場中經歷屬天的福樂(Seeing God at Work – The Beatific Vision)

Dr. Paul Stevens

Paul Stevens教授講論「如何在職場中經歷屬天的福樂」(The Beatific Vision and the Workplace),其實職場神學應和其他神學一樣重要,都是為了讓我們在今生認識神、辨認出神在地上的作為。而職場神學相信,我們能在職場的各方面看見神,也能透過「聖禮的合一」的生活方式,整合我們的信仰觀念與在工作中的實踐,並且在此過程經歷到:今生確實就能部分地「經歷屬天的福樂」!

 

在日常勞苦中敏銳神的同在

李適清博士

李適清博士用兩個例子來闡述「如何在日常工作的掙扎、痛苦甚至不公義中,看見神和經歷神?」,並說明在真實的工作歷程中,痛苦與恩典往往是並存交織的。她提醒教會需要幫助弟兄姊妹發掘工作中的恩典軌跡,不應只看見恩典的部分,而忽略陪伴、理解痛苦困惑的部分,應裝備會眾學習聆聽、分辨個人故事中神的同在,鼓勵彼此度過黑暗和掙扎。

 

靈性操練培養│在生活中連結上帝

陳敏斯博士

針對史蒂文斯博士分享「在職場中『可以』看見神」,陳敏斯教授則回應「『如何』幫助弟兄姊妹在職場中看見神」。在此她特別舉出自己近年來操練的「聖伊納爵神操」,這是一種在神的同在中自我反省、覺察的屬靈操練,每日只需要十五分鐘,透過反省日常生活的事件,深入內心的動向並讓神改變我們的內在,以致能培養一種在日常生活中辨認出神的心意的眼光。

 

應用神學與24-7的敬拜人生

陳保羅弟兄

陳保羅弟兄認為過去教會不太重視應用性的神學,以致不太知道如何幫助職場中的基督徒,也對基督徒生命缺乏整全的視野。但隨著更多基督徒諮商中心等應用性的專業出現,華人基督徒的信仰與生活變得越來越整全。我們應當繼續增加對應用性神學的重視,因為日常生活才是我們生命中的絕大部分。

圓桌會議 MDW1.0

暢談職場神學概論

Rev. R Paul Stevens

Paul Stevens教授介紹職場神學是一門研究「如何蒙福地工作直到永恆?」的科學,職場神學整合我們身、心、靈對信仰的實踐,並透過屬神的眼光看待我們的工作,解答與工作有關的各種重要議題,如宣教、靈性、倫理道德與生命意義和工作的關聯。我們需要結合「頭腦和智慧」的思維過程、「心靈和靈魂」的靈性經驗,與「雙手和力量」即應用的層面。並以約伯為例,說明約伯的一生其實就是一個透過禱告與神對話、試圖找尋意義的職場神學家。

 

「職場神學」名詞探究Marketplace/Workplace Theology?(問與答)

白崇亮博士等與會者 X Rev. R Paul Stevens

白崇亮博士、陳敏斯博士與孔雷漢卿長老在本片中與Paul Stevens教授談論與職場神學有關的幾個名詞釋義:為何西方使用「marketplace」去說明「職場」的概念?「marketplace theology」和「The Theology of Work」之間的區別?

 

教牧參與職場宣教的隔閡如何化解(問與答)

董家驊牧師 X Rev. R Paul Stevens

董家驊牧師與Paul Stevens教授談論沒有職場經驗的教牧,如何參與牧養職場的弟兄姊妹?職場神學的發展,如何與教會牧者有更好的合作連結?Paul Stevens教授提出,除了神學院開設職場神學課程、興起更多有職場經驗的傳道人之外,牧者應當更有意識地參與在會眾的職場生活當中,單純的作為學習者、代禱者陪伴他們,就能產生極大的果效。

 

涉足職場神學有何前車之鑑(問與答)

梁旭輝傳道 X Rev. R Paul Stevens

梁旭輝傳道與Paul Stevens教授談論當人們實際投入牧養處境時,好像需要重新審視自己在神學院所學習的,對此是否有一些建議?Paul Stevens教授回應職場神學最核心的幾個關鍵,特別是看見職場更廣、更深的含義,是我們所置身的世界和背後的系統,我們也應當瞭解到「神的國度」和職場之間的關係,才能為我們的信仰與實踐帶來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