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

白族

Bai

人口

1,933,5101

分布

主要聚居於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內(佔80%),其餘分布於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貴州省畢節地區和湖南省桑植縣。

語言

白族有自己的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由於白族與漢族長期有密切的交往,白語中含有大量漢語詞彙。白族曾借用漢字來標記白語,稱為漢字白讀,但並不通行,故通用漢文。

歷史淵源

白族是古老的民族,他們所聚居的大理是雲南省文化發源地之一。據考古發掘證明,這區在新石器時代已有人居住。公元前二世紀,漢武帝在這裡設置郡縣。公元八世紀唐朝時,這裡建立了彝、白族為主的南詔國,實行奴隸政權制度。二百五十年後,奴隸暴動,推翻了南詔國,建立了白族為主的大理國,推行封建制度。公元一二五三年,蒙古人揮軍南下,滅大理,建立大理路行省,把大理地區置於中央直接統治之下。元、明、清時代,大批漢人及部份回族進入白族地區,明、清時更興辦學校,提倡科舉,造就了一批白族進士和舉人。

大理交通便利,人口集中,經濟發展表現不俗,但在一些偏遠山區,仍殘存奴隸制度。

白族自稱為白子、白尼,史稱滇僰、白蠻、民家等。一九五六年,根據白族的意願,一律通稱白族。

經濟

白族聚居在雲貴高原西部,大部份為橫斷山脈南部的峽谷區。山川緊密排列,江河順山澗奔流而下,組成大大小小的湖泊、水庫、溫泉。由於各地高低懸殊,受地勢、地形影響,氣候差別甚大。多種地理和氣候條件適合不同種類的生物生長。湖泊區是魚米之鄉,土地肥沃,莊稼一年兩熟。山區蘊藏豐富礦產和稀有金屬,兼有聞名全國的大理石礦林。森林茂密,既有松、杉等優質木材,復有種類繁多的珍貴藥材。在這些天然資源條件下,白族在經濟上一直有不錯的發展。近年,商品經濟發展迅速,出現了一些大商行,經營各種工業、礦務。業務範圍還擴展至港、澳地區和印度(India)、緬甸(Myanmar)等國。

民族特色
  1. 白族奉行一夫一妻制,兒子成婚後即與父母分居。年老的父母從幼子居住,由諸子共同贍養。婦女地位低下,沒有財產繼承權。
  2. 以往白族的婚姻一般均由父母包辦,除同姓同宗不通婚外,可與本族或其他民族通婚。父母選婿、媳的標準一般都是門當戶對,八字相合。男女在訂親後,每年都要送厚禮給女方家長,直到結婚為止,停止送禮就表示廢婚。因此窮苦人家常要為婚姻欠下大筆債務。
  3. 白族具有艱苦創業、積極進取的精神,善於吸納其他民族的技術和文化。因此在歷史上,曾出現了一些著名的文學家、史學家、詩人、藝術家、天文學家和醫師等。
  4. 白族在藝術方面有獨特的成就,其建築、雕刻、繪畫等藝術均名揚古今中外。白族又是能歌善舞的民族,他們聚居的地方稱為歌舞之鄉。南詔時期所創作的〈南詔奉聖樂〉曾在唐朝宮廷中表演。
  5. 大理地區多屬地震帶,雨季又易因暴雨成災,故白族多選擇地勢較高的地方建屋。材料方面以方石砌成屋基和柱石,屋架和牆壁為土木結構,梁柱緊密銜接為一整體,以抗御一般地震。房屋多數是兩層小樓房,底層鋪以木板、磚或水泥,門窗雕有各種花鳥圖案。
  6. 服飾方面:大理一帶的男子喜穿白色對襟上衣,外套黑領褂。婦女服飾各地不同,大理一帶多穿白色或淺藍色右衽上衣,外套紅色或黑色絲絨右袵坎肩,下穿藍色或白色寬褲,足蹬繡花百節鞋。姑娘獨辮盤頭,已婚婦女挽髻於腦後。各地婦女均愛墜耳環,戴銀、玉手鐲。外出時男女均戴大理草帽,以擋日避雨,城鎮居民則多穿漢服。
  7. 白族以稻米和小麥為主食,喜食酸辣,愛用糯米釀酒,喜飲烤茶,並配三道茶待客,第一道茶為苦茶,又稱烤茶,味道苦澀,能提神醒腦;第二道茶是甜茶,加入核桃片和紅糖,可口香甜;第三道茶是回味茶,放入花椒和蜂蜜,香甜苦辣俱全,回味無窮。此種茶也象徵人生的一苦二甘三回味。現已成為孩子求學和學藝時的一道禮俗。後來應用面更廣,成為婚事和節日期間招待客人的禮儀飲品,屬極具白族特色的一種風俗。2
  8. 甲馬又名紙馬或甲馬紙,它古老神袐,屬民間祈福消災祭祀活動的木刻版畫,流行於雲南各地。其中白族甲馬最具特色,又稱為紙符。數千年來深得白族民間信奉,因它是白族民間信仰的表達。目前大理地區傳統的甲馬圖案有六百多種,主要用於祈求平安、招財求福、求子、求學、求姻緣、驅鬼辟邪、祖先祭祀、本主祭祀、自然山川祈福、道路橋梁、交通建築、家庭和睦、喜事喪事等。甲馬作為民族、民間和民俗文化的獨特品種,成為大理木雕技術、印刷術和造紙術在原始宗教祭祀用品上的綜合反映,也是極其珍貴的民間民俗文化遺產,已被列入大理白族自治州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3
  9. 白族紮染技藝久負盛名,歷史悠久。其取材廣泛,常以大理的山川風物作為創作素材,圖案包括蒼山彩雲、洱海浪花、塔蔭蝶影、神話傳說、民族風情、花鳥魚蟲等,妙趣天成,千姿百態。二○○六年,白族紮染技藝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4
宗教
  1. 傳統宗教

    白族宗教信仰形式多樣,內容也極為複雜,除本主崇拜和佛教外,在較落後的地區,還奉行原始宗教,崇拜鬼神。

    本主是白族特殊的宗教信仰,曾佔有重要地位。所謂本主,即村社神,被認為是保佑本境之主。被崇拜為本主的神,類別眾多,各地不一。但多數是白族民愛戴的人和事物,與白族的社會生活緊密相關,具有濃郁的人間氣味。

    白族均相信本主能保佑六畜平安、風調雨順、五穀豐登、袪災免難、家宅平安,因此無論生老病死、婚姻嫁娶、大災小禍均到本主廟獻祭。除了平日到廟內進香磕頭外,每年還有大型的祭祀活動,群眾不准勞動生產,大殺牲畜,展開歌舞活動,祭祀儀式隆重。本主之外,鬼神崇拜也相當盛行,白族為求消災免禍,每年都進行各種祭鬼活動,在邊遠的地區尤其如此。

    白族亦拜奉祖先,非常講究祖墳的位置,因為他們相信祖墳之好壞與子孫後代的前途有關。白族又受到漢族影響,信奉道教,但影響最深遠的,卻是佛教。

    佛教自唐朝傳至大理後,在統治者大力提倡下,勢力大增,信教者眾,大理地區有佛國之稱。

  2. 天主教

    清代末期,天主教和基督教紛紛傳入大理。天主教在一八七三年有法籍神父羅尼設到大理傳教,建立天主教會。5一九三三年起,由中國神父任主教,並由大理傳教至其他地區,當中不少白族入教。

  3. 基督教

    一八八一年,中國內地會英籍牧師花國香由緬甸入大理傳教。其後,安息日會和聖公會也進到大理傳教,但停留的日子不長,果效也不大。內地會的影響最大,活動範圍也最廣。除傳教外,教會也開辦慈善事業、建學校、辦醫院和孤兒院,並在教堂內附設施藥所。從十九世紀初到一九五一年宣教士被迫離開為止,基督教在白族中廣為傳播。內地會在大理、祥雲、賽川、彌渡、巍山、鳳儀、鄧川、洱源等地均建立教堂,帶領不少白族歸主。直到今天,仍有為數約五萬名的白族信徒。

    據白族宣教士於二○一八年的分享,從一九七○年代末期白族自治州教會恢復至今已經四十多年,當中教會的情況如下:6

    (一)信徒人數不斷增長(以漢族居多,白族約佔六份之一),教會呈現興旺的景象,這與教牧人員的忠心服侍及廣大信徒的祈禱分不開。但真正歸信基督的白族少之又少,據統計約佔全族總人口的千份之一。

    (二)教會藉《聖經》真道傳福音,用十字架的大愛吸引人信耶穌,堅持用《聖經》真理作教導,用純正的信仰作牧養。

    (三)教會重視講臺聖工,要求講員信仰純正,在真道上裝備,品行端正和有好名聲的人才能站講臺服侍。教會重視各種節日,除主日崇拜外,每年在受難節、復活節、秋收後感恩節及聖誕節舉行隆重的活動。

    (四)開辦各種團契,以滿足不同年齡和情況的信徒的靈性需求,如主日學、婦女團契、青年團契、老年團契等。

最新情況
  1. 大理白族自治州設立於一九五六年,自治州現有540個礦務和工商企業,33,150名工人。自治州的首府下關已成工業重鎮。州內共有186個水力發電站。
  2. 中共政府在州內推行教育,差不多所有兒童皆有受教育機會。
  3. 改革開放後,進一步加大了重大傳染病防治工作力度,重大傳染病防治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能力進一步提高。7
  4. 白族地區的交通狀況得到改善。8
  5. 遠東廣播於二○一三年七月起,每天播出半小時的白語節目,得到正面的回應。他們正努力以循序漸進的方式將福音透過節目傳給他們,目前正繼續培訓和協助這節目的弟兄姊妹,且安排他們探訪白族,增加對他們的了解與認識。9

  1. 《中國2010年人口普查資料(上中下)》,國務院人口普查辦公室編,中國統計出版社,二○一二年一月。
  2. http://www.epochtimes.com/b5/16/5/12/n7887509.htm(下載日期:二○一九年十月三十一日)。
  3. http://www.kaixian.tv/gd/2019/1009/1043592.html(下載日期:二○一九年十月三十一日)。
  4. http://yn.people.com.cn/news/yunnan/n/2015/1123/c228496-27159419.html(下載日期:二○一九年十月三十一日)。
  5. http://chinacatholic.cn/html/report/14060625.htm(下載日期:二一九年十一月二十九日)。
  6. http://eats.ac/eats_plaza/news/?module=module&act=dispModuleSkinInfo&selected_module=board&skin=xe_official&mod=document&uid=190&pageid=1(下載日期:二○一九年十月三十一日)。
  7. 資料引自中國大陸政府網站,網址:http://www.seac.gov.cn/col/col352/index.html(下載日期:二○一三年八月八日)
  8. 同上。
  9. 遠東廣播:《中國新聞及代禱資料》(二○一三年十一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