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

苗族

Miao

人口

9,426,0071

分布

主要分布在貴州、雲南、湖南、四川、廣西、湖北、廣東等省。其中以貴州最多,佔整個苗族51%以上,主要分布在苗嶺山脈和武陵山脈,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最大的聚居區,其餘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雲南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四川涪陸、宜賓地區,廣西柳州融水苗族自治縣,湖北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等,都有相當數量的苗族人口。

語言

苗語屬漢藏語系苗瑶語族苗語支,分湘西、黔東、川黔滇三大方言。每個大方言又分次方言和土語。湘西方言又稱東部方言,通行於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黔東北松桃苗族自治縣等地。黔東方言又稱中部方言,通行於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黔西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川黔滇方言又稱西部方言,通行於貴州和雲南全省,以及老撾、越南等苗族中。由於長期分割,不相往還,三大方言不能相通。

一九○五年,英國(United Kingdom)柏格理牧師(Rev. Samuel Pollard)曾與苗族一些信徒合作,以拉丁字母創造了苗族的文字,並用來翻譯《聖經》,被川黔滇方言地區的人民接受。一九五七年,中共政府重新創制拉丁化拼音文字。

歷史淵源

據說,苗族之名最早出現於甲骨文。唐、宋以前,苗族與其他民族曾被泛稱為三苗、南蠻、荊蠻等,宋以後,苗才成為單一民族的名稱。苗族相傳自己是蚩尤的後裔,故多處苗族地區都有蚩尤廟,把蚩尤當作祖先來供奉。

苗族據說有過三次文化高峰,亦有過多次大遷徙的行動。第一次文化高峰是蚩尤時代。第二次文化高峰是大禹和三苗時代,蚩尤被黃帝大敗後,被迫南下,在長江下游建立了三苗國。第三次文化高峰是春秋五霸時期的楚文化,當時,苗族絕大部份都居住在楚國境內,與楚人的文化、習俗、語言等有極密切的關係。

苗族有過頻繁的遷徙行動,其方向是由東向西,由北向南。三苗時期,部份苗族遷到西北,後南下到川、滇、黔邊區。另一部份遷入鄱陽、洞庭以南的江西、湖南的崇山峻嶺,所以被稱為南蠻。戰國時期又遷入五陵山區,而住在五溪一帶的苗族又遷入廣西。總之,苗族自湘遷黔,由黔入滇,都可見於歷史的記述。

經濟

苗族居住的地區可分為土山型和石山型。貴州東南部、湖南西部、廣西東部等屬土山型,其間有高山深谷,出產水稻、玉米、穀、麥、棉等植物。高山上的木材資源豐富,地下還蘊藏許多礦產。黔西北部、滇東北、桂北等屬石山型。石山型地區水源缺乏,石頭遍布,只能種植玉米、土豆、蕎麥等農作物,此區的生活條件較差,人口流動也較大。同樣,石山型地區礦藏也很豐富。由於苗族分布的地域遼闊,各地自然環境差異很大,社會經濟的發展並不平衡。現時的苗區大多數已經開發,但在偏遠山區的經濟發展較緩慢,仍有燒山墾荒,遷徙不定的情況。

工業方面,已發展有紡織、煉鐵、製磚等行業。苗族的刺繡、挑花、織錦、蠟染和銀飾非常著名,特別是貴州丹寨和安順出產的蠟染,歷史悠久,技藝超卓,馳名中外。苗族婦女喜戴銀飾品,製銀飾的技術非常高超,製成品非常精美。過去,雲南、貴州兩地交通不便,但自建成雲、貴鐵路後,兩地交通運輸大大改善,亦促進了兩地的經濟關係。

民族特色
  1. 苗族一般是一夫一妻制,兒子結婚後便分家而居,父母隨同最小的兒子生活,或是父隨兄、母隨弟。苗族的戀愛比較自由,未婚男女常會在大型節日期間物色心上人,自由選擇對象為主,也有父母包辦的。婚姻不限同族,但同姓不婚。結婚時,男方要付給女方一定的彩禮。婚禮儀式多樣化,一些地區還有「搶婚」的習俗。
  2. 苗族的村寨是以血緣關係構成的社會單位,一個村寨為同一個祖宗的後代,同一個祖宗的後代可分為幾個相連的村寨。
  3. 苗族誠實勤懇、心地善良、講信用、樂意助人,並且好客熱情。他們堅忍頑強、勤勞的特性,使他們能克服惡劣的自然環境,殷勤地活下去。
  4. 土山型的苗區以大米為主食,小米、玉米為輔,石山型的苗區以玉米為主食,小米、蕎麥、土豆、大米為輔。平時人們以素食為主,款客時才會奉以魚、肉。苗族嗜酸辣,愛飲酒。
  5. 苗族的民間文學十分豐富多采,其中以詩歌最為發達。苗族盛行群眾性的蘆笙舞,參加舞蹈的人數多達萬餘人(甚至幾萬人)。舞曲多種多樣,帶有雜技特色,規模龐大,場面非常壯觀。
  6. 苗族的村寨都建在半山或山頭,少數建在山腳或河邊。房屋多為木質結構,木板組裝、蓋瓦,少數為磚木結構。房屋分三間相連的平房和樓房,牲口圈建在屋前或左右兩側。也有順山而建的弔腳樓,樓上住人,樓下擺放農具或作牲口廐。
  7. 傳統衣飾方面,不同地區有不同的特色,尤其是女裝,款式多達一百三十多種。一般而言,男女盤髻插簪,穿繡花衣。女子穿百褶裙,佩帶銀飾。總之女裝極為多姿多采,顏色既鮮豔,款式又多樣化,令人目不暇給。女裝可分為: 長裙型、中短裙型、超短裙褲裝型、褲裝型、漢裝型五大種類。各地男子一般均穿青色衣褲,短衣開胸對襟,長衫右衽、包頭。
    過去,曾有人根據苗族婦女服飾而把苗族分為:白苗、紅苗、小花苗、青苗、黑苗等。
宗教
  1. 傳統宗教

    苗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自然崇拜、鬼神崇拜和祖先崇拜。由於苗族居住分散,與其他民族雜居,各地苗族的信仰不盡相同。

    苗族崇尚自然崇拜,最常見的崇拜物是巨石、大樹、岩洞等。除自然物之外,亦崇拜人造物。例如貴州苗族拜水井、木橋、石橋、木凳等。其中以幾塊石所代表的土地菩薩,是全村或全寨的保護神,安置在村寨口,每年全村都有定時供奉。

    苗族鬼神觀念中,大都視神為善;鬼則有善鬼、惡鬼之分。善鬼能保佑人平安,惡鬼則加害於人。祭善鬼,是求福;祭惡鬼是驅逐行動,不讓他們前來侵擾。 鬼的種類繁多,各地都不相同。

    祭鬼神之外,祖先崇拜也非常盛行。人們相信祖先是善的,因而供奉在家中。平日在家吃飯前要先敬祖先,巫師主持宗教儀式前亦要先祭祖先,每年各處苗區都有集體的祭祖活動。

    從事宗教活動的人稱為巫師,各地情況不同,也有叫鬼師、通司。當巫師,必須熟悉本族的歷史、神話傳說和歷代留傳下來的各種歌謠。他們的身分不單是宗教人員,也是知識分子,有不少巫師還懂得用草藥治病。他們與人們生活各方面都息息相關,在社會上有相當的威望。

  2. 基督教2

    十九世紀以後,西方宣教士深入到苗族地區傳播天主教、基督教。宣教工作頗為有效,據一九三○年前後的《第一回中國年鑒》統計,單在貴州、湖南、雲南三省已有教堂四百六十多所,傳教重點七百多個,許多都是在苗區之內。

    中國內地會在一八七七年左右就到達雲南傳播福音種子。十九世紀末,英國柏格理牧師在雲南及貴州地區工作,在貴州威寧石門坎建教堂及光華小學。並在一九○五年與苗族信徒合作,創製苗文,並把《新約全書》譯成苗文。柏格理牧師後來因病逝於石門坎。另一位澳洲(Australia)傳教士在一九○六年到達雲南武定灑普山傳道,建立教會,直到一九四四年才離開。

    苗族民風單純,當他們相信基督教後,就堅心篤信,且在生活行為上活出來。他們不抽煙、不喝酒、不說污穢的話,甚至不再唱傳統的歌,不再跳民間的舞蹈,只唱詩讚美主。他們非常渴慕聽神的話,習慣開聲禱告,三、四位講員輪流講道,聚會長達三、四小時,這模式維持至今。此外,苗族還有全家信主的傳統,一代接一代的把福音延續下去。

    上世紀五十年代初期,苗族還能維持正常的宗教生活。一九五七年以後,聚會被禁止。文革時期,信徒大遭逼迫,教會被關閉,《聖經》和詩歌本被燒掉,傳道被抓下獄,甚至被殺。當時信徒只能暗暗敬拜,在山野間的岩洞禮拜,直到文革結束。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期才恢復公開的聚會。文革期間教會雖然遭遇很多苦難,但信徒美好的見證和熱心傳福音,一些地區的信徒數目比一九四九年時增加了十倍以上。據估計,現時中國約有五萬名苗族信徒。3

最新情況
  1. 少數民族地區的教會在文革期間受迫害,傳道或被監禁,或被逼逃往鄰國等地。宗教活動重開後,傳道卻不見了。現在這些地區嚴重缺乏工人。有見及此,雲南省在一九八九年重新開辦雲南聖經學院,積極地培訓工人。可惜少數民族的知識水平較低,不容易進入聖經學院。現時一些省市開辦短期的培訓,特別培訓少數民族教會的接班人。
  2. 一九八四年,雲南省基督教兩會為苗族印了苗文《聖經》19,900本,《讚美詩》24,000本;一九八五年重印苗文《聖經》10,080本,《讚美詩》6,000本。
  3. 因在文革受過迫害,雲南省一些少數民族對三自教會心存顧忌,兩者之間有很多矛盾。
  1. 《中國2010年人口普查資料(上中下)》,國務院人口普查辦公室編,中國統計出版社,二○一二年一月。
  2. 資料參考自:「高原贊歌──貴州教會點滴」,《橋》,第二十四期,一九八七年七至八月,第三至六頁。宣謙:「願你們平安!―純樸的苗挨信徒」,《橋》,第二十三期,一九八七年五至六月,第十二至十三頁。
    黃德慶:『山路歷程──貴州苗族教會所見』,《橋》,一九八七年,第七至十一頁。「讓福音傳遍天下──苗、彝教會概覽」,《橋》,第二十三期,一九八七年五至六月,第八至十一頁。
  3. 文牧:「中國少數民族信仰及宣教策略分析」《大使命》(二○○九年二月),第七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