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斡爾族

達斡爾族

Daur

人口

199,0001

分布

主要分布在內蒙古自治區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鄂溫克族自治旗、黑龍江省的齊齊哈爾市郊區、梅里斯區、富拉爾基區等地,也有少數居住在新彊省的塔城、霍城。

語言

達斡爾語屬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由於居住於不同地區,形成了布特哈、齊齊哈爾和新彊三種方言,但差別不大,可以互通。達斡爾語沒有文字,過去通用滿文,辛亥革命後普遍使用漢文,也兼用蒙古文、維吾爾文和哈薩克文。

由於達斡爾語沒有文字,該語言靠口傳而導致嚴重流失,令該族文明也隨著語言有可能失傳而遭吞噬。為了保存達斡爾語,除了利用電臺等媒介傳播語言外,政府已組織專家和學者用國際音標註音編寫《達斡爾語圖解詞典》,以存留這種瀕臨失傳的語言。2

歷史淵源

達斡爾族的來源分為土著和契丹後裔兩種說法。

  1. 土著說

    學者認為達斡爾族最初分布在黑龍江及精奇里江河谷,在隋、唐時代,該區一些部落曾向中原王朝進貢,故達斡爾族應是那些部落的後裔。

  2. 契丹說

    學者根據達斡爾族的語言、歷史傳說及某些風俗習慣與遼代契丹人有相同特點,認為達斡爾族的祖先是契丹人。學者闡釋達斡爾(或稱達古爾)這名有這樣的意思:「達」是「原來」、「故」的意思,而「斡爾」則是「座位」、「位置」、「宮廷」,達斡爾語的「古榮」變自「古爾」一詞,與契丹語「葛爾」相似,兩者的意思是「國家」,故達古爾的意思是「原來國」、「故國」,指契丹建立的遼國。遼亡,就變成了「故國」。契丹人原居於遼河上源,亡國後,契丹貴族不願降金,遷至黑龍江流域,因懷念先人和故國,所以稱自己為「達斡爾」或「達古爾」。

    十四世紀以前,達斡爾族原分布在外興安嶺以南之精奇里江河谷與牛滿江?兩者現今皆在俄羅斯(Russia)境內?。十七世紀,俄國不斷入侵黑龍江流域,達斡爾族、鄂倫春族、鄂溫克族等被迫遷移,達斡爾族遷至嫩江流域。清朝政府徵調達斡爾族精壯青年駐守東、西北邊境城鎮,才有部份達斡爾族分布到新彊塔城等地至今。

經濟

達斡爾族居住在嫩江中上游流域,這裡是一塊土地肥沃的沖積平原,適宜耕種,又因靠近河嶽,漁獲豐富,兼有各種珍禽野獸棲息於大興安嶺森林之內,此外還有名貴的藥材、菌類、礦產等。故達斡爾族以農耕為主,兼營林牧漁獵等生產活動。

近年,政府開始在達斡爾族中間建立了一些馬達、變壓器、化肥工廠,並引進農業機械和各種能源,有助加促農業生產。

例如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哈達陽鎮的合作社為提高產量,節省成本,已經開始大量運用GPS系統,以智能化控制無人耕作機,實現自動耕地、輔助翻地、氣壓播種、收割分類等農業工作,大大提升農作物收成。合作社負責人表示,機器一天能收割二千多畝地的農產品,是人手收割的數百倍。智能化亦解決了繼承農業者不足的問題。3

民族特色
  1. 達斡爾族奉行一夫一妻制,恪守氏族外婚制的原則。過去入贅婚比較普遍,但子女仍歸父親的氏族,女婿在岳家只從事勞動,沒有繼承女方家產的權利。達斡爾族甚少離婚,因為離婚被視為不吉利。
  2. 達斡爾族雖是農業民族,至今仍保留祖傳的鑿冰捕魚技術和吹角效鹿鳴然後加以射殺的狩獵方法。每年定期舉行集體狩獵和射箭比賽,並擅長製造輕便重載的大輪車。
  3. 達斡爾族崇尚勤勞智慧,齊心協力,互幫互助。兒子和男性嫡親有繼承遺產權,對鰥寡孤獨、老弱病殘的族人則有幫助的義務。
  4. 飲食方面以素食為主,喜吃稷子米,加牛奶的蕎麥麵和蕎麥餅等。肉食以豬肉為主,兼吃牛、羊、雞、魚等。
  5. 達斡爾族的村莊多依山傍水,院落整齊。房子的特色是「介」字形草房,內壁和天棚多有裝飾,房外圍著紅色柳條編織的籬笆。
  6. 衣著方面:男子夏天穿布衣,外加長袍,用白布包頭,戴草帽;冬天戴皮帽,足穿皮靴。婦女穿長袍,夏天穿白布襪、花鞋;冬天穿皮靴,喜穿戴飾物。
  7. 哈尼卡是非物質文化遺產,被稱為達斡爾族的「芭比娃娃」,是族內小孩喜愛的玩具紙偶。昔日由於族內小孩沒有玩具,婦女便以剪紙製成哈尼卡紙玩偶給他們玩耍。每個達斡爾族女孩都有至少十個哈尼卡。4
宗教
  1. 傳統宗教

    達幹爾族以信奉薩滿教為主,也有人信奉喇嘛教和漢族某些神祇。薩滿教是一多神崇拜的宗教,故達斡爾族根據自己的生活情況供奉不同的神,一般分為內部和外部兩類:

    (一)內部原有的神

    1. 斡卓爾――祖神,每一氏族都有自己的祖神,是每族的守護神。
    2. 霍列力――多種神的總稱,大多數人家都供奉它。
    3. 吉雅其――專管家畜和財物,每家人都供奉它。

    (二)外部傳入的神

    1. 敖雷――狐仙爺,每月初一、十五祭供,祈求保佑。
    2. 巫西――專害孕婦和嬰兒,祭供是求它別害他們。
    3. 娘娘――主宰孩童疾病,有病時才祭它。

    達斡爾族相信靈魂不死,所以對靈魂的崇拜非常虔敬,為死亡的人送葬前有許多儀式,一方面表示哀悼,另一方面是討好亡靈,祈求保佑活人。

  2. 基督教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有宣教士在居住於中國東北部的達斡爾族中放映華語〈耶穌傳〉,據說帶領了一千多人信主,現時已有達斡爾語〈耶穌傳〉。一九九七年,達斡爾族教會面對逼迫,信徒表現堅強。惟居住於新疆的達斡爾族仍未有福音傳給他們。5

    據約書亞計劃的統計數字,截至二○一九年八月,達斡爾族的信徒比例佔全族人口的1.5%,即接近三千人。6

最新情況

現時達斡爾族的兒童已有機會進入學校受教育,因為共產黨主政六十多年來,關注少數民族的文教衛生,已創辦五十多家中學,數百名青年上了大學;又建立了一百多家醫療衛生單位。7

  1. https://joshuaproject.net/people_groups/18433/CH(下載日期:二○一九年八月二日)。
  2. http://www.takungpao.com/culture/237147/2019/0731/328389.html(下載日期:二○一九年八月二日)。
  3. http://www.takungpao.com/culture/237147/2019/0801/328816.html(下載日期:二○一九年八月二日)。
  4. http://www.takungpao.com/culture/237147/2019/0801/328812.html(下載日期:二○一九年八月二日)。
  5. http://www.joshuaproject.net/people-profile.php?rop3=114030&rog3=CH(下載日期:二○一三年二月二十二日)。
  6. http://www.zwbk.org/MyLemmaShow.aspx?zh=zh-tw&lid=926(下載日期:二○一三年二月二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