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福的家人們平安,
過去四個月,我有幸到訪美國、加拿大、義大利、西班牙、新加坡、澳洲等地服事。雖然每個地方的教會生態和處境都各有不同,但令人感到欣慰的是,無論在哪裡,我都看到華人教會越來越關注普世宣教的趨勢。然而,在各種場合中,與會者經常被提出一個問題:如何讓宣教不僅僅是教會中少數人的事,而是能夠讓整個教會都參與其中?
在許多宣教大會上,我們被提醒要將福音帶給那些尚未聽到的民族,這是我們的使命。宣教不應僅限於本地,也不應僅面向同文化和語言的群體,而是應該到地極,面向各個民族。
然而,對大多數基督徒來說,向那些尚未聽到福音的民族進行宣教似乎遙不可及,很難有具體的行動回應。許多人在宣教聚會中受到激勵,但缺乏下一步的行動,幾週或幾個月後,對宣教的負擔就漸漸消退了。因此,我們非常需要建立一個階梯,幫助每個基督徒逐步走出自己的舒適圈。
然而一個非常基本的問題是:如果地方教會在本地傳福音缺乏熱情和行動,在本地跨文化福音的機會上也沒有參與,卻想要走向福音未及之民進行跨文化宣教,是否有點像我們還沒有學會走路就想要參加賽跑呢?
如果教會本身不改變,信徒個人不面對生命的陰影,無論我們談論多大的事工,呈現多感人的畫面,籌集多少的款項,可能都無法真正給予我們持續走出去和走下去的動力。我們應該正視教會對福音認識的不足,缺乏持續被福音轉化的問題,並迫切需要重拾宣講和活出福音的熱情。
另一方面,我們也要避免另一個極端,就是只談福音的更新,卻缺乏福音的實際行動。我們需要從「福音的更新」開始,但同時也要有「福音的行動」,以免成為空談。對於每一個教會來說,走進年輕世代的世界,投身於本地的跨文化福音工作,都是具體可行的第一步!
本地跨文化應該是投入異地跨文化的基礎。根據2023年世界華福中心的《2023差傳與門徒培育》調研結果顯示,華人教會對本地跨文化和異地跨文化的投入是相關的,而不是需要在二者之間選擇。整體而言,一個教會越重視本地跨文化的工作,其在海外跨文化的投入也越多!
當我們願意放下自己的偏見,或許我們會開始看到上帝在我們身旁興起的跨文化宣教機會!也許,我們可以從接待當地異文化群體開始著手!而在這基礎上,華人教會需要繼續關注那些尚未聽到福音的民族的需求,並持續派遣宣教士前往那些地方,開展跨文化宣教和植堂的工作。
針對全球華人教會在宣教上所面臨的困境,世界華福中心經過一年多的籌備,在今年10月2日至5日期間在台灣舉辦了《全球華人宣教峰會》。這次峰會的目標是創造大量的交流和對話空間,圍繞著一個主題,真實地面對華人宣教的困局,正視眾所周知的問題。峰會試圖回答一個問題:為什麼華人教會舉辦了這麼多宣教大會、動員聚會和激情洋溢的口號,但在跨文化宣教行動上進展緩慢,甚至倒退了呢?這些問題在會議中得到了關注,包括世代、民族中心主義、科技與媒體,以及整全使命等主題。
在籌備這次峰會時,籌備團隊不斷思考和嘗試,如何建立一個彼此傾聽、學習、敞開和合作的福音文化,讓每個參與者至少能夠遇到幾位能夠與之同行回應使命的好朋友。我非常感恩,看到來自世界各地的兩百多位參與者,無論他們的服事經驗、頭銜或年齡,都願意相互學習,在友誼和信任中進行開放的交流。對我來說,這是福音的具體體現。基督的福音讓我們明白,我們蒙恩不是因為我們的恩賜、才能或他人的肯定,而完全是出於神的恩典。因此,我們沒有什麼可自誇的!
宣教峰會結束後,我在網上看到了許多人分享他們的心得。其中一位年輕參與者的分享可參見連結:《We are the elephant in the room, aren't we? 華福宣教峰會後記》。我的好友莊信德牧師也私訊我,他的留言讓我印象深刻,大意是:「家驊,我們最終都會被忘記,但很感恩路上有彼此同行。」
他真誠的分享讓我想起當門徒奉差遣出去傳道,歡天喜地回來和耶穌分享我們「事工的進展」時,耶穌提醒他們:「不要因靈服了你們就歡喜,而要因你們的名記錄在天上歡喜。」(路加福音10:20)願我們都記得主耶穌的話,並在我們當下的崗位和處境中,忠心喜樂地前行!
在這世上,我們最終都會被忘記,但很感恩路上有朋友同行。
在基督裡,我們最終都會被紀念,在新天新地與彼此再歡聚!
既是如此,放下自我,把握當下,享受上帝所賜的每一刻;
或高山,或低谷,或被稱讚,或遭批評,或被記得,或被忘記,
都不能攔阻我們帶著盼望前行!
主 僕
世界華福中心總幹事
敬上
2023年11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