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馬克(Aimaq)在突厥語原是部落的意思,非指族群,但用於區分在十六及十七世紀形成的半游牧牧民和農業部落群體,他們的起源有別,其中包括塔吉克族(Tajik)、哈扎拉族(Hazara)和俾路支族(Baluch)。他們同非部落的人一起居住,分散於巴德吉斯省(Badghis)的穆爾加布河河谷(Valley of the Murghab river)、古爾省(Ghor)和赫拉特省(Herat)的西部地區。他們是遜尼派穆斯林,說接近達里語(Dari)的波斯語方言,並且在介紹自己時會用上部落的稱號。人口估計落差很大,從不足五十萬到八十萬左右。
菲洛茲科希族(Firozkohi)則屬於阿富汗(Afghanistan)境內察哈爾‧埃馬克(Chahar Aimaq)族群的分支,是四大部落之一。
阿富汗自古以來都是亞洲的進出口,帶來貿易,也帶來侵略。這地區不單只被惡名昭著的征服者大軍踐踏──亞歷山大大帝(Alexander the Great)、成吉思汗、帖木兒(Tamerlane)──近期也為維護英國(United Kingdom)、俄羅斯和伊朗(Iran)利益而被爭奪。在這中心的交叉點,遠早於訂定出伊朗、俄羅斯和阿富汗交接的邊界之前,就是伊朗的呼羅珊省(Khorasan)所在之處,其中包括了現代阿富汗的一部份。埃馬克混合部落的傳統居所從伊朗東北部延伸到阿富汗的西部和中部,至今他們仍然居住該地。有一小群人也住在塔吉克(Tajikistan),其他的在伊朗境內屬難民身分。
這並非一個種族分明的群體,規模較大的部落是察哈爾‧埃馬克,最早被認識的稱號是察哈爾(意思是四)愛瑪克斯(Eimaks,蒙古語意思為部落),這稱號確認了組成族群的的四大部落,四部落再分為二百五十個部落分支。雖然從未在政治上團結一致,為抵禦外侮他們也會組織部落聯盟。埃馬克人被稱為厲害可怕的戰士。這樣人口眾多,卻幾乎沒有關於他們的記錄,以至資料相當隱晦。
大多數埃馬克人的語言都有些共通性。從前他們說一種普遍使用的埃馬克共同語言,但現在似乎很少人再用這語言。今天的口語像達里語(阿富汗東部波斯語)混合著源自蒙古和突厥的詞語。研究人員希望能確定埃馬克人的達里語承受本身鄉村風格的影響。達里語也是學校裡的語言。
雖說是游牧民族,嚴重乾旱和戰爭週期逼迫他們過著半游牧的生活。按著季節,他們遠走放牧,也可能在泥磚屋村莊裡居住,成為農民或地毯編織工人。
埃馬克人主要居住在巴德吉斯省、古爾省和赫拉特省,這些地方的農業和畜牧業提供了經濟基礎。古爾省首府恰赫恰蘭(Chaghcharan)與古城赫拉特則提供經濟、政治和精神上的影響力。與大多數阿富汗人一樣,哈納菲(Hanafi)遜尼派伊斯蘭教是埃馬克部落當中的信仰體系。
埃馬克人平時在精心澆灌的土地上生產水稻、棉花、葡萄、小麥和甜瓜;他們大多不再擁有龐大的牧群(本是計算財富的方法)。過剩的產品,如高品質的赫拉特俾路支(Baluch)地毯,在赫拉特市場出售為他們帶來收入。
古爾省的貧瘠山區是菲洛茲科希族的主要居所,菲洛茲科希這名稱本是「青綠色的山」的意思。沿哈日河(Hari Rud River)及穆爾加布河(Murghab River)流域居住,他們忍受或是嚴冬,或是降雨稀少,並季節性的乾旱。在這樣的時侯,處女仍然會跳該族信奉伊斯蘭教前的求雨舞。屬半游牧民族,比起巴德吉斯省的部落較為貧窮,有限的土地上種植旱地作物如小麥、甜瓜和餵養動物的飼料。夏天羊群遷徙的季節,菲洛茲科希族仍然住在傳統的蒙古包裡,而其他部落早已經改用黑色牧民帳篷。
他們的主食是以泥爐烤出來的全麥厚麵包,當奉客或慶祝活動時,會吃大米、鷹嘴豆、馬鈴薯和夏季蔬菜,配以雞肉、雞蛋或羊肉;也會以杜格(Dough),一種以酸奶、鹽、胡椒粉和水混和的飲料奉客。
婦女為了提升單調的生活,會以顏色鮮豔、縫上閃閃發光裝飾片的外衣套在白色或不同色彩的長褲上。家園以外,女性謙卑地穿上包裹全身的黑色罩衣,在赫拉特省很多女人都穿上罩衣。男人戴上頭巾或圓帽,質地粗糙的斗篷在肩膀上搭著。
埃馬克人以父系宗族大家庭為主,由男性主導,即使如此,相比其他阿富汗農村族群,埃馬克婦女擁有不尋常的特權,她們可以與男性見面,並能自由表達意見,甚至陌生人在場亦然。婚禮是埃馬克人最重要的人生大事,慶祝時大家跟著扁鼓節奏不斷地跳舞。傳統上,婚姻訂於兒時,女孩在十三或十四歲時出嫁,通常嫁給年齡稍大,約十六至二十歲有血源關係的親屬,或是嫁給四十多歲的男人作為第二妻妾。惟獨在菲洛茲科希族中,女孩十八歲才結婚,並且可以拒絕由父親選擇的丈夫。傳統上,新娘在婚禮儀式之後馬上住進婆家。但也有例外,新郎先搬進外家,服務兩年或以上的時間才進行結婚儀式。
埃馬克人看重部落習俗過於作為阿富汗國民,原因是他們長期享有獨立自主,也跟喀布爾中央政府有地理上的距離。由鄉村領袖專管的部落法通常臨駕於政府機關,甚至是伊斯蘭規條之上。也許在新政府新憲法之下,未來會看到埃馬克人變得更加「阿富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