錫伯族

錫伯族

Xibe

人口

237,0001

分布

其中五萬多人分布於遼寧的沈陽、開原、義縣、北鎮、新民、鳳城等地,有三萬人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內之察布查爾錫伯族自治縣及霍城、鞏留兩縣。其餘散居於吉林省的扶餘、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黑龍江省的雙城、內蒙古東部、北京和全國各大省市。

語言

錫伯語屬阿爾泰語系滿──通古斯語族滿語支,跟滿語很接近。錫伯文基本上襲用滿文。一九四七年,一些錫伯族學者把滿文加以改革,擴充新字,捨棄一些拼音符號,成為今日通用於錫伯族自治縣內的文字。

歷史淵源

錫伯族自認為古代鮮卑人的後裔。鮮卑是中國古代北方東胡族之一支,在東北大興安嶺活動的游牧民族。公元八十九年,北匈奴被漢大將軍竇仙所敗而向西遷移,鮮卑遂取其領土。公元一五八至一六七年,鮮卑的勢力逐漸擴張,公元三至六世紀,鮮卑族的慕容氏、拓拔氏、宇文氏結合其他鮮卑氏族,在黃河流域建立政權,並因長期與漢人交往,最後完全融入漢族中。少部份鮮卑族仍然居住在北方的綽爾河、嫩江、松花江一帶,這些鮮卑人可能就是錫伯族的先祖。另一說法以錫伯作地名,錫伯族因居地而得名。十六世紀末,滿族勢力日漸擴張,招兵買馬,吸納東北各族,錫伯亦在其內。清康熙初年,錫伯族由科爾沁蒙古屬下編入滿州八旗,遷居遼寧境內,散居在沈陽、金縣、復縣等地。乾隆年間,清政府從沈陽等地抽調一千多名錫伯族官兵,連同家眷,遷駐新疆伊犁,此後他們就在新疆定居,形成了錫伯族分居於東北、西北的局面。

經濟

錫伯族世世代代在中國東北大小興安嶺、嫩江、松花江流域等地活動,自然環境導致他們以漁獵維生。隨後遷居至遼寧,他們要學習農業生產技術,放棄原先的漁獵生活。西北的錫伯族在伊犁河谷定居,其地勢平緩,水草豐美。錫伯族在此開拓了大片農田,興修水利,飼養家畜家禽。目前,錫伯族仍以務農為主,隨著現代化的發展,科學種田和農業機械已日漸普及。近年更興辦採煤、農業機械等企業,經濟向現代化發展。

民族特色
  1. 過去,錫伯族家庭多由三代,甚至五代所組成。婚姻多由父母作主,婦女在家庭中地位極低,沒有遺產承繼權。家族中非常注重禮節,族內有任何重大事情皆由男性族長組成的「哈拉」會議處理。
  2. 錫伯族從小就被訓練出一套善騎的本領,射箭和摔交是他們傳統的活動。婦女擅長剪紙藝術,剪紙常用以作門窗的裝飾。
  3. 錫伯族非常重視教育。他們是少數民族中文化水平較高的一族,有相當數量的知識分子。他們有天賦的語言才能,清代的錫伯族精通蒙古文、滿文、維吾爾文,常替清政府翻譯及起草外交文件。近代的錫伯族亦有多人通曉各族語言,並有不少人從事語言翻譯工作,素有翻譯民族之稱。錫伯族的文學藝術形式多樣,其中以翻譯作品最為豐富。
  4. 錫伯族的村落多是由一、二百戶所組成,每條村落都會築一幅二、三里長的圍牆。每棟房都有三至五間房,以配合三至五代同堂的家庭。
  5. 食物方面,主要是一種烙製的發麵餅。副食品非常豐富,有牛、羊等肉,蛋、牛奶、酥油及蔬菜鮮果。錫伯族忌食狗肉,忌穿狗皮及狐狸皮製品。
  6. 衣著方面,基本上與滿族相似,愛穿大襟長袍或對襟短衫,鑲花邊,繡花鞋。婦女愛戴耳環等首飾。近年,衣著方面大有變化,除了少部份老年人穿傳統衣服,年輕一輩多穿時裝。
  7. 錫伯族在漫長的歷史裡一直與病魔搏鬥,他們繼承了傳統醫術,經過反覆實踐和探索,終於形成自己的醫藥和醫學理論,並發明了針、藥、按摩等療法,又利用各種中草藥配製單方或複方藥劑進行治療。錫伯族患病時除了找醫生診治之外,還借助巫醫的治療,從而摸索出不少民間療法,逐漸形成土醫隊伍。2
  8. 錫伯族角弓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它的箭可分為箭頭、箭杆和箭羽三部份。因為角弓過去常用於戰爭和打獵,所以箭頭是扁平形而非圓形。現在比較多見的圓形箭頭只用於體育賽事的弓箭上。3
宗教
  1. 傳統宗教

    錫伯族的信仰是多神崇拜,所拜的神有苗神、土地神、龍王、蟲王等,其中最多人供奉的神是喜利媽媽和海爾堪。喜利媽媽是保佑家室平安和人口興旺的神,而海爾堪就是保護牲畜的神。東北一帶的錫伯族,有部份人信奉薩滿教,新彊的錫伯族則有人相信喇嘛教,但人數不多。

  2. 基督教

    從未聞有福音使者在錫伯族地區中工作,那些地區也沒有錫伯族基督徒的記錄,他們仍是未得之民。但萬民網的資料指,整體上錫伯族雖然屬福音未得族群,但近年因鄰近的朝鮮族信徒所作的美好見證,瀋陽市北部建立了幾家錫伯族教會,基督徒數目約有四百人。4更有機構向他們展開錫伯語福音廣播,相信會有更多族人因而認識耶穌基督。5

最新情況

二○○六年,在全疆錫伯族有中、小學十七家,其中小學十二家,中學五家,另有職業高中一家、教師進修學校一家。6

  1. https://joshuaproject.net/people_groups/18720/CH(下載日期:二○一九年十月三日)。
  2. http://hlj.ifeng.com/culture/folk/detail_2015_08/10/4210279_0.shtml(下載日期:二○一九年十月三日)。
  3. http://www.chinanews.com/cul/2016/01-08/7707664.shtml(下載日期:二○一九年十月三日)。
  4. http://www.wanmin.org/minzu/xibe(下載日期:二○一九年十月三日)。
  5. http://www.missionpathway.org/mpData/topic2.cgi?imgdate=021410(下載日期:二○一九年十月三日)。
  6. 資料引自中國大陸政府網站,網址:
    http://www.gov.cn/test/2006-04/14/content_254418.htm
    (下載日期:二○一三年六月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