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尼族

哈尼族

Hani

人口

1,660,9321

分布

主要分布在雲南省南部哀牢山、無量山之間的廣闊山區,哀牢山區的元江、黑江、紅河、綠春、金平、江城等縣是哈尼族的主要聚居地,其餘居住在無量山區的瀾滄、西雙版納等地,另有零星哈尼族散居於祿勸、雙柏、昆明、石屏等十多個城市。

語言

哈尼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與彝語、傈僳語、拉祜語、納西語比較接近。有哈雅、碧卡和豪白三種方言,方言之間差別甚大,彼此之間不能通話。哈尼語本沒有文字,一九五七年,中共政府以拉丁字母形式創製了哈尼文。

歷史淵源

哈尼族是古老的民族。公元前二世紀,滇池區域以南的瀘江流域一帶,已有一名為和的部族(即哈尼族的祖先)居住,且接受中國朝廷的統治。漢、晉時期,曾受南詔、大理的統治,又有彝族、白族等民遷來,形成一雜居群體,而哈尼族亦漸遷移到紅河兩岸。在史籍上,哈尼族有多種不同的名稱:阿泥、和夷、和蠻、哈泥等。哈尼族亦有哈尼、豪尼、碧約、雅尼等不同的自稱,但以自稱哈尼的人數最多,成了這族統一的名稱。

經濟

哈尼族居住的地區在海拔1,300公尺至1,700公尺之間的山腰地帶,平均氣溫17℃左右,全年氣溫差別不大,是一四季如春、雨量充足、土地肥沃的好地方。哈尼族善於把一座座大山開闢成層層疊疊的梯田,種植水稻和紫糯稻等。其餘經濟作物有茶葉、紫膠、棉花、藍靛、草果、棕片等。哀牢山覆蓋著茂密的原始森林,盛產木材,珍禽鳥獸和山貨藥材,而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首府個舊市是世界上主要產錫之地,所出產之錫,運往全國及歐、美數十個國家。其餘還有黃金、白銀、石棉等礦產。

此外,礦務、機械製造、化學、水泥、紡織、塑膠、食品加工、茶葉等工業亦紛紛在哈尼族地區建立起來。

民族特色
  1. 哈尼族基本上實行一夫一妻制。過去,妻子如果婚後數年仍未生下兒子,丈夫就可以納妾。婚姻一般由父母作主,新娘在婚後數日就回娘家居住,只在農忙時才到夫家。
  2. 哈尼族仍留著父子連名制的傳統,即以父親名字最後的一或二字作兒子名字的起首,使家族的名字能夠延續下去。
  3. 哈尼族以稻米為主要食糧,喜吃硬米飯。愛煮茶奉客。不少地區的哈尼族婦女有食土的癖好。男子普遍嗜酒。
  4. 哈尼族雖然沒有哈尼族文字,但有非常豐富的口頭文學,有神話、傳說、史詩、詩歌、故事、寓言、童謠、諺語等,充分反映了哈尼族的思想感情。其中較特別的有講述萬物來源的《創世紀》和敘述人類戰勝洪水、繁衍生息的《洪水記》。
  5. 哈尼族能歌善舞,青年男女在山野田間勞動,隨手採片樹葉吹奏,就能發出清脆優美的曲調來抒發情懷。哈尼古歌是該族在漫長的生產生活中創作的古老歌謠,伴隨著族人的繁衍、發展和長期實踐逐步豐富而形成的獨特文化體系。它是哈尼族社會的無字百科全書,也是該族梯田農耕文明的記憶載體和傳承手段。主要以創世史詩、遷徙史詩、敘事長詩、風俗禮儀、祭祀頌詞等體裁和內容,用唱、念、吟、頌等方式,在不同文化空間表達各種意願和美好訴求,反映了哈尼族對天體自然、人類起源、民族遷徙、信仰崇拜、農耕曆法和生產技能的認識,具有歷史學、民族學、語言學、哲學、音樂人類學等多重價值。2另外,哈尼族多聲部民歌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3
  6. 哈尼族的村寨多是依山而建,一般為三、四十戶,多則達數百戶。蘑菇房是雲南紅河州元陽梯田上的哈尼族的傳統住宅。傳說遠古時候,族人住在山洞。後來他們遷到一個名叫「惹羅」的地方,看到滿山遍野長著大朵大朵的蘑菇,它們不怕風吹雨打,還能讓螞蟻和小蟲在下面做窩棲息,他們就按此蓋起蘑菇房。往後哈尼族遷到哪裡,蘑菇房就蓋到那裡。蘑菇房的牆用石料或磚塊砌成,地上地下各有半公尺,其上用夾板將土樁一段段上移成牆,屋頂用多重茅草遮蓋成四斜面,每三年要換一遍茅草。蘑菇房一般分為三層:最底層養牲畜,堆放穀船、犁耙等農具;頂層作倉庫,置放糧食和柴草之類;中間樓層是主人住的地方,做飯、休息和會客均在此層。蘑菇房具有良好的保溫散熱功能,嚴冬很暖和,夏天卻十分涼爽。4
  7. 哈尼族善於用藍靛染布,喜歡用自染的布做衣服。男子多穿對襟上衣和長褲,以青布或白布裹頭。多數地區婦女穿右襟無領上衣,以銀幣作鈕扣,下穿長褲。喜戴耳環、銀項圈和大手鐲,不少地區的婦女裹護腿。不同地區的哈尼族服式略有差別,也有改穿漢服的。
  8. 哈尼族山區的梯田蔚為壯觀。呈長條環狀的水田繞山而行,從山腳到山頂,重重疊疊。這種梯田是哈尼族農業世代創造性的表現,充分體現了族人的勤勞與智慧。族人在中半山向陽坡上建造房屋,形成村落。在村寨週圍的房前屋後開闢菜園,修築道路與各村連接。將源自高山森林的泉水引入村中供人畜飲用,永遠用之不竭。5
  9. 哈尼族苦紮紮節也稱六月年和小年,與族內的十月年相呼應,屬哈尼族盛大的傳統節日。傳說是迎接一位叫俄咀的仙人到人間巡訪,為百姓驅害降魔,同時通過節慶活動,祈求俄咀保佑村寨平安,人畜興旺,五穀豐登。6
宗教
  1. 傳統宗教

    哈尼族主要奉行多神崇拜和祖先崇拜,但各地區又略有差異。好像西雙版納的哈尼族相信萬物背後都有一種超自然力量主宰一切。善神庇佑人畜平安;惡神帶給人類災難和疾病,故要請巫師來驅趕它。而紅河南岸和偏遠地區的哈尼族信奉的神有:天女、地神、山公、山母、龍樹神及家神。這些神祇各司各職,統治著世間一切,其中天女奧瑪被尊為最大的神和萬物的創造者;龍樹神則被認為是人類的保護者。由於每年各地都有頻繁的宗教迷信活動,浪費了大量的勞力和財力,成為哈尼族極大的負擔。

  2. 基督教

    上世紀四十年代初,曾有一位丹麥(Denmark)教會的牧師在墨江傳道。據一位曾到墨江探訪的人士指出,今天單在墨江縣就有八十多處聚會點,信徒有八千多人,還有不少慕道友,元江縣內則有千多名信徒。信徒的特色是不抽煙、不喝酒、不吃血和勒死的牲畜。他們甚至認為唱山歌不合神的心意,只唱聖詩。教會現存的困難與其他地區無異:信徒多,牧養的人少。據估計,中國約共有四萬八千名哈尼族基督徒。7

    據報導,哈尼族所在的墨江縣地處邊疆地區,交通不便,不僅當地人生活水平不高,教會傳道也水平有限。教會沒有全職同工,傳道都是義工,沒有工資,一般是邊種地邊服侍。

    此外,這些教牧同工多為長者,參加禮拜的人多在五十歲以上。年輕人很少,他們初中畢業後多數進城打工,只有少數留在老家。目前墨江教會不僅缺少年輕信徒,更缺少年輕同工給教會增添新血和活力。

    當地教會缺乏解經類書籍和屬靈書籍,只有一本《聖經》。不僅信徒很難正確理解《聖經》,能夠正確解釋《聖經》內容的教牧同工也很少。聚會時,牧者一般讀一段《聖經》,很少解經,一般講見證。8

  1. 《中國2010年人口普查資料(上中下)》,國務院人口普查辦公室編,中國統計出版社,二○一二年一月。
  2. http://honghe.yunnan.cn/system/2019/10/16/030400239.shtml(下載日期:二○一九年十一四日)。
  3. https://cn.chinadaily.com.cn/a/201909/01/WS5d6c64bfa31099ab995dd295.html(下載日期:二○一九年十一月四日)。
  4. http://travel.sina.com.cn/domestic/pages/2018-09-12/detail-ihiycyfx8869171.shtml(下載日期:二○一九年十一月四日)。
  5. https://e-info.org.tw/node/112130(下載日期:二○一九年十一月四日)。
  6. http://www.yn.xinhuanet.com/newscenter/2019-07/06/c_138203261.htm(下載日期:二○一九年十一月四日)。
  7. 春草:「墨江——哈尼教會見聞」,《橋》,第四十三期,一九九○年十月。
  8. http://m.gospeltimes.cn/index.php/portal/article/index/id/32615(下載日期:二○一九年十一月四日)。